by hingchakc
如果你平日有買股票的習慣,你會看到大行經常發表研究報告
你相信他們的說話嗎??
首先我想講解什麼是大行
大行 = 投資銀行 (Investment banking)
但他並不是真正的銀行,它只是經營證券業務的金融機構
它主要的業務是為企業提供發行股票同發行債券
分為大型中型同小型
而大行的目標評級就是由一班專業員分析得出的結果
他們因應環境和條件的轉變而告訴投資者實況
為什麼他們會咁肯分享呢?
主要係因為他們想公司的信譽提升,令更多生意流入公司
不過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
他們絕對不會告訴我們那些"秘密猛料"吧...
他們也會投資,有時候,他們對一家公司看淡...可能就是他們想入手的時機
而他們看好那家公司,就可能是他們想沽出了
所以要買股票前,必須留意公司周邊的新聞
更加不要相信一些不知名的"大行"
瑞信,高盛,大摩,摩根大通是我認為最值得信任的
因為他們的信譽良好,不會經常都展現陰謀
而且分析員亦是最頂尖的
最後說說評級有那幾種吧
分別有 跑贏大市>買入,增持>持有>中性>跑輸大市
不過最緊要都是要有獨立的分析能力,不能跟風入貨
吾則跟賭博沒有分別
分享一則大行推介 (2011年3月22日)

2 則留言:
我認為你這問題問得很有啟發性的。
我們常認為,當某某人是某某學術或是專項的權威,我們這些所謂凡人就得要接受他們說的一切話,跟隨他們的意見做事--這不是一個絕對正確的邏輯。
大行的說話,我會看成是 分析 和 結論 之合併
實際上,站在要賺錢的角度,我不會懷疑他們的分析,因為這些投資大行確有一些專業的團隊;只是,他們的分析結果以致的某個結論,是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的。
例如是某股A,你從某股價b買入,而結果升至1.5b的時候,同時被大行唱好,建議買入。那麼你是會選擇在1.5b的時候放出還是買入? 每個人的結論都不一定的。
當然,如果市場內每個人都跟隨大行結論,這個市場便會出現兩種情況--一是某些被看淡的股需求太少,二是某些被看好的股票需求太大-- 而這又會令一些股價值太低,又會令一些股價值錢高--最後結果又會回復一個平衡......再重看這個循環,發現這不可能出現,也未曾出現,因為總是有些人要做跟大行結論相反的事,而結果是:市場繼續運作。
既然不一定所有人都跟隨大行結論做事,那麼大行為甚麼還要搞這些分析呢?這是我心中的問題。
站在小投資者的角度看,我想,這是大行要賺錢的手段。因為他們總是要弄些風浪出來,chok一chok你班散戶,再從中獲個利姐。
講完一輪,回到正題,究竟應否信大行呢?現實是,我們都和大行博奕,但要清楚,這並不是零和博奕。即是說,大行不一定跣鑊我們,令到只有他們得益,我們受損;只是,許多時候,虛虛實實,實實虛虛,我們難以知道。
很感謝你咁寶貴的意見^^
我地看法跟你都有點相同
所以我們一定要有獨立的思考
而且不跟風不亂買
咁就有機會獲利
發佈留言